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科研工作者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30 16:25:14
科研工作者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本文共3215字]

把文章写在大地上,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科研工作者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中央宣传部于12月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这是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对一个科学家的崇高评价。

12月7日上午,云南省委在昆明举行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座谈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广泛开展向朱有勇同志学习活动,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激励引导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省委书记陈豪强调我们要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四个方面的精神,首先要学习朱有勇同志模范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其次要向朱有勇同志学习,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继承和弘扬科技战线的优良传统,争做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员、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以科学技术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再次要向朱有勇同志学习,满腔热情地致力于科学研究,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增强国家担当和社会责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深入研究和解决我省经济和产业发展亟需的科技问题,为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贡献聪明才智。最后要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忠实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现代化教育,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陈豪书记指出,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明的价值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深入挖掘总结和宣传报道好朱有勇同志等一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在云南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创新发展的感人事迹,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一流、示范引领作表率。

朱院士的光辉事迹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一线科研人员,要将朱院士坚守初心、教书育人、海南百川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深深刻入脑海并不断学习。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首先要学习朱有勇的不忘初心的精神,为百姓服务,时刻致力于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朱院士总是强调:“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2000年,朱有勇的研究成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在《自然》杂志发表。该成果目前已被推广应用到我国滇、黔、川、湘、赣等省份以及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为探索三七“连作障碍”的方法,他表示大肥、大水的高产栽培才是导致“连作障碍”的根本原因。因此朱院士带领团队模仿三七生长最适合的温度、光照条件以及水肥的需求条件,形成了一套克服连作障碍的人工仿生技术。2015年以来已在石林、寻甸、文山、澜沧等地示范应用,较好地解决了中药材种植中连作障碍难题。朱院士提出云南“冬无严寒”的特殊气候条件,避开降雨导致的病害多发期,种植冬季马铃薯填补市场空白。从2013年开始,朱有勇带领团队在云南种植冬季马铃薯,并迅速推广了1000多万亩。由于气候条件要求严格,可种植产地较少,因此冬季马铃薯鲜薯的价格是正季价格的5倍左右。种植冬季马铃薯逐渐发展成为山区农民的一大致富产业。且朱院士结合云南多样化的气候地理特点,将生境多样性研究成果“注入”特色农业中,葡萄“打伞”的避雨栽培技术,解决了我省葡萄成熟时节与雨季重叠导致减产的关键难题,并带领团队在香格里拉干冷河谷区建立葡萄优质高产化标准种植示范基地,推动打造世界级高端优质葡萄酒产业。他带领团队在传统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品种搭配、空间配置和时间优化的技术创新,发明了马铃薯间套玉米、玉米间套辣椒、烟套粮(豆)等多种间套种模式,形成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新技术。3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在生物多样性方面不断创新突破,将研究成果应用在水稻、三七、冬季马铃薯、早熟葡萄等方面,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做到为农民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注重团队协作,共同努力。朱有勇始终坚称他是团队的普通一员,将他所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团队。在他看来,除了是自己几十年坚持的信念,更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天时就是党和国家重视人才和培养人才,尤其是省委、省政府长期给予我们研究团队的大力支持;地利就是云南的地理地貌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有利条件;人和就是云南农大治学严谨、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尤其我们这个研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团结拼搏。数十年来,他与团队成员同甘共苦,团结协作。为了更好更快地搞实验,他带领大家每年往返各地州试验地多次,研究前几年单是石屏一年就跑了10多万公里。他白天泡在试验田里,记录作物长势变化。晚上就在试验田附近点个煤油灯,和大家一起研究探讨。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为每一个成员的成长成才竭尽心力。如今,朱院士团队中,有经验丰富的教授、有优秀的博士,且多名团队成员已成长为业内科研骨干。这离不开他一如以既往地和团队并肩作战,并将更多的心血投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上。

我们还要学习朱有勇在因材施教,亲力亲为方面的精神。“朱老师对团队每一个成员他都给予悉心指导,会针对每个学生研究方向制定专项指导。如果在工作中,你出了错,他会“骂”你,但“骂”过之后就不记得了;如果在试验田中,你遇上难题,他下田教你,但教过之后就不能再犯错。团队成员读博遇到试验出现问题,但总找不到原因和解决方法。朱老师裤脚都没来得及卷就迈进地里,在试验地里试验了好几个小时,破解了之前的困惑。 只要朱院士没有出差,早上8点半到晚上6点,雷打不动他一定在办公室里。因此,做为朱院士的学生,他们更不敢有半分松懈,朱老师想到什么问题,就会主动找学生讨论,经常会进实验室亲自指导实验。他指导每一个学生都亲力亲为,不管硕士、博士,从不假手他人。朱院士下田和学生们一起干活不是新鲜事,每年年底石林县的试验田里三七出芽时,朱老师都要待上一段时间,和大家蹲守田边采集资料。从进入攻克三七连作障碍项目组以来,连续4年朱老师都和学生们一起,早中晚“三班倒”采集资料。他还会时刻关心团队成员的生活、工作,经常与团队成员沟通,没有院士的架子,没有长辈的严肃。

最后,我们还要学习朱有勇在“人才发展”方面的重视。“创造条件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让每个人都能做各自最擅长的事,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保持好团队的活力、竞争力。”这是朱有勇一直践行的育人之道。而格外看中团队精神的朱院士,会尽自己所能为团队成员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他总是强调把更多机会让给年轻人,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提高水平,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锻炼和培养人的过程。在朱院士的团队里,负责论文试验和撰写的研究生是第一作者,团队年轻老师参与指导和修改可以成为通讯作者。而导师与学生合著的论文,通讯作者是导师,这是学术界的“惯例”。他常常告诉大家,在这个研究团队里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回报。团队成员李成云是2004年加入到团队中来的,他离开原单位本打算到省外寻找发展机会。得知消息的朱有勇找到他,极力主张他留在云南,加入团队。“到团队不久,朱院士就把农业生物多样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交给我,担负起很多研究项目的工作。”李成云说,完成了两个国家973项目,自己也成了973首席,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接下来承担的一个又一个科研项目,让我成长更为迅速,获得了云南省第二届兴滇人才奖以及云岭学者等人才称号。和李成云一样,朱书生的成长得益于加入了一个团结、创新的研究团队。这位慕朱有勇之名从北京来到云南的年轻人,在刚来的第一年就承担了省科技攻关项目,在同学中成为独立负责科研项目的第一人。40岁出头的他,如今已是云南农大植保学院院长、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之一。“我很庆幸加入到这个团队,是这个全国一流的平台让我成长成才。”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崇高的追求。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境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是每一个公民应当秉持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我们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创造人民幸福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研工作者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本文共321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