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
肖红海
我近三年初三作文的感悟: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让许多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事。上学期有幸听了马晓华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很受启发!引发了自己对写作指导课的思考。本人在此谈些粗略的看法,期待明天的作文指导课堂更加精彩。
一、作文指导课切忌选题太大,浮光掠影
写文章,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和盘托出。否则,就会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势必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那么作文指导课的切口就要小,要一课一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所谓“切口”要小,就在于指导学生写作要大处着眼,小处看手,遵循“宁凿一口井,不挖一条沟”的原则,选题不宜过大、过泛,以解决一个问题为准则,使学生能受到某个方面的启迪。
例如《关注·联想·感悟》,应该说是一节引导学生发散想象的作文指导课。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联想,从开始对实物桔子的联想,到后面对图片的联想,对亲情的联想,无不要求学生以“看到……我想到了……(某个人、某件事、某句话……)为格式进行训练,既有口头作文、也有书面写作,课上得比较的中规中矩。不过好像学生都显得有些茫然而不知所措,因为教师泛泛而谈,没有对其中或关注或联想或感悟这些方
面进行具体的指导,流于形式,学生也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就没有办法对“关注·联想·感悟”能领略一二。
又如《用多姿笔法,绘斑斓心灵》,从送学生礼物入手的教学,让学生揣摩和描绘心理,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精彩的开头。不过,随着课堂的深入,出示六个段落让学生了解心理描写的六种技法,感觉开口大了,不如集中讲解一种。一课一得现在是越来越提倡了,把一种方法讲深讲透,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那么一堂课就成功了,而太多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很难接受的,效果自然也不好。
再如《感动话题作文指导》,“感动”话题可写的东西很多,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把握细节、关注细节、描写细节,这堂课对学生的指点还是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要求学生调动“看、听、感、想、做”等感官去进行写作的实践。学生有些无所适从,大多是先说细节描写的概念,接着通过例子把什么是细节描写展示出来,最后就进入了实践的环节。其实,这些课的开口还是太大,讲了细节描写的很多方面,如:语言的细节描写、动作的细节描写、心理的细节描写等等。但是到底应该怎么去写呢?老师们没有给学生指出明确的“地图”,只是给出一些结论性的话语,如“细致观察生活”、“选择典型事例”、“恰当运用修辞”等等,虽然也给出一些细节描写的经典例子但只是一览而过。我觉得还是应该从更细节的地方着手教“细节描写”。例如以动作描写为例,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要写好动作的细节描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1、单一动作,重笔特写凸现人物个性;(运用特写镜头)2、动作群,浓墨泼写体现
人物性格;3、人物行动对比描写;4、侧面烘托写人物;5、矛盾冲突中写行为;6、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例如侧面烘托写人物,《三国演义》写关羽斩华雄时,避开刀光剑影,先写华雄败孙坚、斩祖茂、便涉、潘凤,及关羽出战时,写关内诸侯的听闻、惊恐等,而关羽提着华雄归来时“其酒尚温”的细节,使关羽顶天立地起来。又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鞘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写罗敷之美,不写其容貌仪态,却写从使君达官到下里巴人,从老者到少者,人见人惊,人见人爱。他们的行为使罗敷在人们的想象中有多美便有多美……
还有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谓写得有声有色,却只写了三拳。第一拳从味觉方面设喻:“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从视觉方面设喻:“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从听觉方面设喻:“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罄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三个比喻贴切、生动,鲁达的力大勇猛和嫉恶如仇淋漓写出。又如《骆驼祥子》中写暴雨下的样子:“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象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仿佛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逆风拉车中的样子健壮勇猛,却又悲苦艰辛,通过几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贴切道出。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描写人物行动时也是这样,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
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等等,这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足见举手投足直接关系人物性格、形象。
二、作文指导课切忌花样太多,落英缤纷
时下,一些以创新和改革为形式和借口的教育教学模式风起云涌,其中当然不乏以锐意改革之举和科学的方式方法取得成功的案例,但也有太多的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点:花样百出的课堂极有可能华而不实,脚踏实地地扎实基础未必一无是处。
例如《关注·联想·感悟》一课,让我疑惑的地方有两处:其一是关于时间的调控,不管是要求学生读考试满分作文,还是要求学生当堂写一段话后进行交流,都没有给学生充分阅读和写作的时间。老师的心似乎太急了些,刚刚提出问题就马上要求学生回答。其二是教师在课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怎样对事物进行关注、联想、感悟”,完全是流于形式,如果没有效果或者只是走走形式,就不要交流了嘛,学生也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众人七嘴八舌的所谓“合作交流”就一定比独立思考好吗?
再如《用多姿笔法,绘斑斓心灵》一课,运用刘和刚的《父亲》MTV,欣赏一段视频让学生想象写一段心理,这个设计我有些疑惑,感觉好像是鸡肋,毕竟那是外国电影中的东西,学生即使能讲他们的心理描写,又能深入多少呢?所以,几个学生的回答听下来,也就是那些停留在表面想象揣摩的东西。最后一个材料《纸条故事》,老师的提问也有些问题,因为文章本身是写得不错的,再让学生去找可以修改的地方,就显
得比较的勉强和糊涂了。如果能更换提问的角度:这篇文章中什么地方可以增加合适的心理描写?那么,学生的回答就会明确和精彩得多。至少在这个教学环节上,老师的设计是走了弯路,感觉花样繁多。
其实,在平时作文教学只要注意基本功的训练,认真指导学生“立意、谋篇”,交给学生“要领、技法”,并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的倾向。落实作文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都要从训练的实际需要出发,讲求实效,决不可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应该说作文指导课不像通常看到的“好课”那样,显示着设计的匠心,看得出刻意的雕琢——这样的课,实在说不上什么“法”、什么“式”,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潇洒。
三、作文指导课切忌距离太远,脱离实际
作文教学要由“封闭”走向“开放”,就必须让学生到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坚持从生活中找“米”与“生活是作文的唯一源泉”的写作观。现在的流行音乐,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时自拟的题目是《因为爱你》,见到这个题目,读者一定会惊讶不已,想不到考场里还有这样大胆的学生!可当你阅读时,发现作者记叙的原来是一段与网络有关的故事,结尾时他又巧妙地引用歌曲里“因为爱你,更珍惜我自己”的歌词,全文可谓浑然天成;《女孩四重奏》讲述的是女生寝室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晴天?阴天?雨天》讲述的是自己一天的几次误会。都是变用歌名歌词作标题线索,显得活泼风趣,新颖别致。
让流行歌词“唱”进学生的文章里,好处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它能陶冶学生性情,提高艺术鉴赏情趣。好的歌词犹如一首诗、一幅画,让人清心悦目,教人深思反省。其次,歌词中的蕴意哲理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让人在享乐歌曲的同时从中汲取营养,感悟人生。其三,借用歌词洗练的词句,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唯有在平时的作文实践中,引领学生们拉着“引用歌词”的拐杖,背起“运用歌词”的行囊,有朝一日才会如愿以偿,登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创写高峰。那么,习作中必将旁征博引,思想充实;语言定能情趣盎然,精彩绝伦。
但《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课,很遗憾的是,老师曾作了精心准备,却似乎偏碰到了一班不是很喜欢音乐的学生。上课的老师充满激情地要求学生从“歌曲、歌词”中寻找作文的智慧,包括拟题和构思。虽然也有一些学生说出了一些亮点,但总体感觉课堂还是比较的沉闷,以老师唱“独角戏”居多。“理解”和“思念”的话题对学生来说,脑子中似乎没有那么多的歌曲可以选择、可以拿来用的。到处有些磕磕绊绊,教学过程显得不是很流畅。所以我怀疑事先学生和老师是否有初步的沟通。以初中生不太熟悉的流行歌曲来指导学生的写作虽然有些新意,但未免更失偏颇,似乎老师有矫枉过正之嫌了。 话也说回来,一堂作文指导课也就只能教给学生一些方法而已,作文任何一种技巧都不是老师一节课所能解决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要教好学生作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键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只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结合现实生活,借助范文等,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很欣赏其中一位上课的老师最后给学生展示的那段话,也可以拿来不仅仅是对写作,更是对生活的共勉和共享吧:多数文章的体裁细小而平常,从细小中感悟情理,在平常中感动心灵,这才是写作的精魂;多数人的生活平凡而简单,从平凡中看出深意,在简单中品出真情,这才是人生的真谛!期待明天的作文指导课堂更加精彩!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