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修改稿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2、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3)学生交流谈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课堂练习本上: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练笔。
四、拓展阅读,升华感情
苏珊永远地走了,但她会将“歌唱”进行到底,不论在何时,不论在何地。在她的心中永远铭记着这样一句话(出示):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兄弟——卢梭
当你听了这个故事,心中的千言万语能否用一句话告诉别人,让大家永远记住“帮助别人就是自己享受幸福”这一道理呢?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用心灵去倾听》教案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
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3)学生交流谈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练笔。
【基础知识积累】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情感与思想】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拓展与延伸】课后思考并讨论“一个人进步的力量来自哪里?”这个问题。
【重、难点突破】理解老教授的话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flash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用心灵去倾听》是西班牙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时,紧紧抓住心灵和倾听两个词,体会苏珊是怎样用心的,又是怎样有耐心地倾听?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己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称道的。在这堂课中,我紧扣“倾听”一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及师生、生生演一演的方法感受他们之间的故事。并让学生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感悟到她的乐观、耐心善良、温柔、细心;品味苏珊对“我”那母亲关爱。进而理解“我”心中的苏珊像母亲,苏珊心中的我似儿子。苏珊是用爱心在倾听,用心在歌唱一首爱的歌曲,回归到课题,点题,教学反思《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进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欢笑、伤心。
听是技巧,是修养,更是一门艺术;苏珊在面对一个陌生男孩的倾诉时保持的是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这份亲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拥有了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心灵。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会倾听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可就在这份责任、这种追求之中,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当学生触犯纪律时,有的师长会痛心疾首无休止的教导;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有的会恨铁不成钢的批评教育;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有的更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当学生羞涩地走近他欲言又止时,有的是自作聪明,循循善诱……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解释呢?没有哪个孩子是存心想犯错误的;当学生气喘吁吁的跑进你的办公室,想对你说点什么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儿,注视着他的眼睛,静静地听他说完呢?当学生在路上兴冲冲地和你打着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乐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脚步呢……让我们学会用心灵去倾听!这样,你会听到学生心灵的诉说,你会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乐与幸福!
今天教的一篇课文叫《用心灵去倾听》,故事里的苏珊是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问讯处工作人员,她用心灵去倾听,用爱心帮助孩子,尤其是关于死亡的问题,苏珊用了一种美丽的、诗意的解释——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从而使作者从小能坦然接受心爱的金丝雀的死亡,长大后能接受苏珊——这个第二个母亲的去世。下课时我对学生说,希望大家记住苏珊的话,对去世的亲人,我们可以怀念,但请不要悲伤,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心里,想象着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歌唱。
后来,我想到了前面学过的另一篇文章,是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季先生因为母亲早逝,自己再也无法迎养母亲,而痛苦、悔恨,寝不安席、食不下咽,甚至想随母亲于地下。这种痛苦一直伴随着季羡林的一生,甚至九十多岁高龄的季羡林每次做关于母亲的梦,都是哭着醒来。
教《怀念母亲》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只是觉得季羡林先生对母亲太过于深情,甚至不能理解他为什么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当把《怀念母亲》《用心灵去倾听》这两篇课文放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汤米是幸运的,“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解释,它消除了一个孩子对死亡的恐惧。我想,假如有人也曾告诉季羡林:我要去另一个世界去歌唱,季羡林先生的一生又会是怎样呢? 本文来自读后感吧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改变了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情绪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也就是说,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看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无论如何,我很希望我们的处理方式是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的。
如何去做呢?我想,那个已经在另一个世界里歌唱的苏珊,应该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
教学体会:倾听心灵的交响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其实我首先想到的是我自己的秘密宝库。这些年太多的孩子把自己不敢示人的、所谓离经叛道的秘密倾倒给我,我守着这些秘密,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感到无比的幸福。更加值得庆幸的是没有人因为那些“离经叛道”,那些“不应该”而误入歧途。
我是个有着极强好奇心的人,小时候就像是十万个为什么一样,长大依然如故,总是希望自己把什么都看的很清、很透。从教之后,我忽然发现孩子们其实就是一株株的含羞草,它静静的舒展着自己的叶片,享受着阳光、雨露的滋润,自得其乐的生活着。但是一旦我们的外力借入,打扰到他们的生活,他们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就会让他们迅速的关闭心门,并因此而产生抗拒心理。作为教师,逼问和斥责永远都无法打开孩子的心灵通道。这让我想到韩国总统金斗焕在离开百潭寺时,主持对他说的话:“性定菜根香,心安茅屋稳。”桂花的香气时时存在,可烦劳中的金斗焕闻不到,只有寺庙中的修心人才能领悟。这是一种心境,一种淡定、沉稳、不焦躁、不急迫,静待花开的心境。孩子和我们之间往往缺少的就是这种心灵上的默契。孩子的心中流淌的是一条小河,不要企图筑坝截流、化验水质,也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明察秋毫的神探。我觉得只要学会淡定的,默默的守候,不让他们受到伤害就足够了。
上班这些年,大多时候是在教高年级。孩子们的思想空间很复杂,也很广袤。记得我刚上班的时候教过的那群孩子,在我还不清楚恋爱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有人开始了所谓的初恋。对于那时十分幼稚的我来讲,这个问题太不可思议,也是绝不可能。“处对象”这几个字太夸张了,更何况我还单身呢,我还搞不清楚恋爱怎么回事呢,我才不信那恋爱之说呢。于是,孩子们n多次告诉我这件事,我都一笑置之。还当笑话一样和同事谈论,同事们出于好心告诉我应该找家长,应该严厉批评之类的。可我总觉得不至于。就在我不置可否的时候,那恋爱事件的男主角忍不住了,问我老师你说我们这叫处对象吗,这样做对吗?他告诉我他只是喜欢和那女孩子一起,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愿意和她一起学习、一起玩。你看,那朦胧的对异性的好感是不是很美妙呢,我们何必让孩子们有负罪感呢?一个淘小子因此而热爱学习不是很好吗?呵呵呵。
这么多年来,我班从来不乏“早恋”成员,但是却从没被我审问过,也没被我批判过。更重要的是从来没出过任何事,孩子们都健康的长大了。我从来没在班级安插过小间谍,但是我班几乎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情,很多当事人到现在都以为我什么也不知道。那是因为我只是想做个文明的观众,静静的看着孩子们绽放生命的美丽。而不想打搅他们,拉扯着让他们按照我画好的图纸刻板的生活。
如果孩子的导火索没办法点燃你的怒气,那么你就一定能引起孩子对你的兴趣。孩子永远是充满好奇心的。如果你与众不同,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挖掘你内心的想法。2014年我教的那个五年级中,有四个男孩,打仗已经出名了。挨批评几乎是家常便饭。没有人在乎他们什么样,他们自己也很迷茫。接班之前我已经做足了功课:这几个孩子都很聪明,而且很仗义,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开学不久,他们打架了。但是我没批评他们,不过我打算去家访。在孩子们看来,家访就等于告状,这几个孩子都做好了挨揍的准备。不过我没有告状。尤其是去一个姓张的男孩家的时候,我领着孩子一起去的他家。那个男孩的父母是做生意来的小镇,生意并不好,住的也很简陋。孩子的父亲看到我的第一反应是孩子肯定打架了,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打死孩子都不解恨的架势。孩子垂头丧气的,生怕丢了面子。我笑着告诉孩子的父亲,这孩子很聪明,接受能力很强,好好引导一定能成才。看着孩子父亲慢慢松动的拳头,爬上眉梢的笑容,看到孩子如释重负的样子,我知道我成功了。回来的路上,孩子高兴极了。一天课间,我正在教室门外晒太阳,四个淘小子,相拥着笑嘻嘻的来到我是的身边,忽然问我:“老师,你觉得我们是朋友们?”我知道他们开始审视自己了。这突破口打开后,我给他们上了一次主题班会课,题目就是“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在孩子们的讨论中,他们重新定位,重新看待自己。不久几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就突飞猛进的提高了,更可喜的是不久这个自习课足可以搅乱整个校园的差班,成了文明守纪的优秀集体。孩子们也对我敞开了心扉。
教育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教育事业也不可能立竿见影。静待花开需(本站推荐:WWW.)要信心、勇气和毅力。倾听是一门学问,需要付出努力,因为孩子们的心灵乐曲很舒缓、很轻柔。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用心灵触摸生命的春天
倾听心灵,守望心灵
教学案例 用心灵接近心灵
倾听心灵的声音
倾听心灵的声音
文档为doc格式